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安贫乐道的意思及解释_1

形容成语安贫乐道的意思及解释

《晋书·安贫乐道》原文及翻译?

【原文】《晋书·王欢传》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经营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仍然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出自】

《晋书·安贫乐道》出自《晋书》。《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背景】

中国自唐太宗时开始设馆修史;修成六部正史;《晋书》便是其中的第一部。

在唐朝以前,即有十八家晋史传世,而实际上则多达二十余家,其中沈约、郑忠、庾铣三家晋书已亡佚外,其余都还存在。当时唐太宗认为这些晋史有种种缺陷,且"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便于贞观二十年(646)下诏修《晋书》,唐太宗在《修晋书诏》有言:"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

《晋书·安贫乐道》原文及翻译?

【原文】《晋书·王欢传》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经营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仍然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出自】

《晋书·安贫乐道》出自《晋书》。《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背景】

中国自唐太宗时开始设馆修史;修成六部正史;《晋书》便是其中的第一部。

在唐朝以前,即有十八家晋史传世,而实际上则多达二十余家,其中沈约、郑忠、庾铣三家晋书已亡佚外,其余都还存在。当时唐太宗认为这些晋史有种种缺陷,且"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便于贞观二十年(646)下诏修《晋书》,唐太宗在《修晋书诏》有言:"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

安贫乐道是什么意思啊

安贫乐道?[ānpínlèdào]

释义:安于百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翻译:安于贫困的境遇,积极进取,多次辅助各位读书人,大家都很仰慕度他。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与世无争?[yǔshìwúzhēng]

释义: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知生争执。道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翻译:自认为没有忧患,不和他人争夺。

二、安贫守道专[ānpínshǒudào]

释义: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出处:宋·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翻译:我们看到徐州百姓陈师道文词高古,超越同辈的人,能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三、乐道属安命?[lèdàoānmìng]

释义: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出处:南朝宋鲍照《园葵赋》:“汤然任心,乐道安命。

翻译:汤然很有责任心,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贫乐道

《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来不慕仰之。”

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源处世之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zd。

类似与世无争

安贫乐道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

安贫乐道?[ānpínlèdào]

基本释知义: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道

出处:南宋范晔《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白话译文: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不在乎追求,三朝天子的重臣,没有不敬仰的。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与世无争[?yǔshìwúzhēng]

基本释义: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出处:战国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专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白话译文:自己觉的没有什么祸患,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

2、反义词:

胡作非为[?húzuòfēiwéi]

基本释义:不顾法纪或舆论,任意干坏事。

出处:清·李汝属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白话译文:要不冤枉他是好吃懒做,要不就冤枉他任意干坏事。

例句:襄理的位置,正如明朝的太监,可以依靠权势,胡作非为,而受害的不是他,是学校。

解释: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典故:《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举例:劝人~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

故事:

传说,孔子有学生3000,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颜回,字子渊,所以也叫颜渊。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颜回,真贤者啊!他住在荒僻的巷道里,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他乘饭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箪,舀水用的器具是木头做的瓢。这要是落在别人头上,则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颜回始终感到满足、快乐。颜回确实是个十分贤德的人啊!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孔安国说,这是“安于贫而乐于道”。

还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在你3千多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意指,颜回最爱学习。他遇着发怒的时候,能做到随发随化,从不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有了错误就改,决不重犯。

颜回29岁头发尽白,32岁就死去了。孔子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

成语“安贫乐道”、“陋巷箪瓢”、“箪食瓢饮”、“箪瓢屡空”、“迁怒于人”均来自本故事。

意即: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对艰苦的生活泰然处之。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

传说,孔子有学生3000,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

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颜回,字子渊,所以也叫颜渊。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孔安国说,这是“安于贫而乐于道”。

还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在你3千多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意指,颜回最爱学习。他遇着发怒的时候,能做到随发随化,从不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有了错误就改,决不重犯。

颜回因为受了太多的苦,29时岁头发尽白,40岁就死去了。孔子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

与安贫乐道意思相同的成语是

与安贫乐道意思相同的成语是:

1、与世无争[yǔshìwúzhēng]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2、安分守己[ānfènshǒujǐ]规矩老实,守本分,不百做违法的事。

出处:《喻世明言》卷三十六:“度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3、洁身自好[jiéshēnzìhào]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洁身守道;不同世人陷乎邪。”

4、看破专红尘[kànpòhóngchén]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看这话头;他明明看破红尘;贪图仙景;任俺寻找;总不出来。”

5、随遇而安[suíyùérān]指能顺应环属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古人安贫乐道的故事

1,孟母三迁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一迁,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二迁:孟家原住在乡下一块坟茔旁,门口常有哭哭啼啼、吹吹打打的送葬人路过,孟轲便模仿,孟母认为这样下去不利于儿子成长,就将家迁到了城里。三迁:城中无墓地,但处于集贸闹市,叫卖喧嚣声不绝于耳,孟轲于其间耳闻目染,又开始模仿。孟母认为这样还是不利于孩子成长,于是将家迁到了城东的学宫附近。学宫附近环境高雅肃穆,读书声不绝于耳,孟母决定在此安定下来,让孟轲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以成大器。

2,割席断交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颜回,梭罗,朱买臣,王欢。沈复、陶渊明都不是安贫乐道。

管宁和华歆一起游学时,与北海邴原合称一龙。特别是管宁和华歆二人关系甚密,曾同席读书。大家所熟悉的“割席绝交”的典故就是出自这个时候。《世说新语》并没有对此进行评价,在《世说新语》看来,嗜钱与嗜屐是没有高低雅俗之别的。割席绝交只是表明两人的志趣不同,世人以此论断管宁优于华歆其实是对原文的误解。事实上,从为人之道来看,管宁是缺乏纳悦他人的气度的。古人说,同师为朋,同志为友。管宁与华歆从同窗好友到割席绝交,自然是件极其伤感情的事情。而管宁割席的由头,竟然只是华歆有崇尚富贵的嫌疑,就无规无劝轻而易举地割了席绝了交,既缺乏容人之量,又没尽到一个朋友的义务,自然是不可取的。当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管宁是个不顾他人感受,一心只按自己心意行事的人。

相反,华歆在为人处世上就要柔和多了。当他接受曹操“表天子”之征召后,朋友故旧们给他送了许多礼物,价值百金。这自然不是贿赂,也许是,但不明显,总之是打着朋友之谊的旗子而来的礼物,若是生生推却了,自然会让人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华歆一一接受,不过却都暗暗作了记号,在临行登船前把礼物都拿出来,说是路上不安全,带值钱的东西就更不安全了,以“怀璧之罪”为由,将礼物一一归还给来送行的朋友,这既照顾了朋友之谊,又保持了自己的清廉之念,可谓是双全之策。

人各有异,人各有志。朋友首先是独立的个人。朋友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和接纳。学会理解他人悦纳他人是一门艺术。一个性格上真正成熟的人是懂得让步的,也懂得宽容对方的弱点和短处。所以即使是在“割席绝交”这样让人伤心的事情发生后,华歆仍然把管宁视为朋友。曹丕在位时,华歆曾推举管宁,管宁不从;曹睿在位时,华歆曾想让位与管宁,曹睿不同意。从华歆先后投降孙策和曹操的事例来看,华歆不是个做秀的人,而且当时情形也没必要做这个秀呀——离割席绝交已经几十年了,所以他的这两次推举管宁的行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表现的是对老朋友的认可和欣赏,甚至有自己不如管宁的意思。这需要多大的气度呀!从华歆婉拒赠礼和两度推举管宁的行为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性格成熟的很有气度的华歆,人的一生中若是有这样的朋友,当是幸事。

从上面的几则小故事里可以看出,华歆和管宁两人是有很大的性格差异的,可从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来看,他们又有着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两人都是不折不扣按自己心意生活的人。

从管宁割席绝交的故事已经初步见识了管宁的这个个性。管宁一生不曾入仕,晚年有机会也不干。前面讲过华歆两次举荐管宁,头次是管宁不干,第二次虽然曹睿不同意由管宁代替华歆,但还是愿意给管宁一个官当当的。史书记载,明帝(曹睿)“征宁为光禄大夫,敕青州给安车吏从,以礼发遣,宁复不至”。意思是管宁辽东避乱南归后,魏明帝赐管宁为光禄大夫,给了他仪仗车马和侍从,可他就是不去接受。连皇帝老子的征召都不理会,这个老头儿的脾气也够倔的。管宁才高志清,满腹经纶留为自娱,连皇帝的敕令都不放在心里,无论如何,都是一直尊重自己的心意在生活。这也难怪世人对他的评价很高的了。

相对而言,华歆就是个经世致用,施民于惠政的好官员。在仕途上,华歆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了。汉灵帝时,被举为孝廉,后任尚书郎。汉献帝时,任豫州太守。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华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为侍中,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时,“表歆为军师”,后任为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侯。后改任司徒。魏明帝即位,封博平侯。卒后谥敬侯。在封建社会,无论是朝廷之上,还是朝野之外,都比较重视忠君这一思想,这从《三国演义》的演义就可以看得出来。华歆虽然在为人处世上非常关注他人的的感受,但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上是不畏他人的言论的。比如他先是投降孙策,后迎娶江东族的遗孀,继而说服孙权让自己接受曹操的征召,这在当时都是不容于舆论的。而华歆却坦然地而且是明显地做了,其胆气与勇气可见一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