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雾鬓云鬟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雾鬓云鬟的意思及解释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全诗&解释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白话释义: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的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文章赏析: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青玉案元夕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体裁:【词】类别:【】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注释】

①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④玉壶:指月亮。

⑤鱼龙舞:指舞鱼、龙灯。

⑥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

⑦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⑧蓦然:突然,猛然。

⑨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评解】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树,

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

乐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在倾

城狂欢之中,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

格。全词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

【集评】

彭孙遹《金粟词话》:稼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秦、周之佳境也。

谭献《谭评词辨》:稼轩心胸发其才气,改之而下则扩。起二句赋色瑰异,收处和

婉。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玉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

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

不许也。

《唐宋词选析》人们称赞辛弃疾的豪放沉郁的词作,也赞美他婉约含蓄的词作,这

首《青玉案》词就是这后一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历来多有美评。它的好,在于创造出了

一种境界。

--------------------------------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上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青玉案?元夕》的原文及翻译、赏析是什么?

原文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抄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翻译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袭,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zd,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啊!”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她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您好: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不朽之作《人间词话》中曾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或说是三个过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出自北宋晏殊的《鹊踏枝》(又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原为念远怀人之作,王国维却将其化为人生之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意为:一夜秋风,吹尽了树叶,独自登上高楼,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而此处是指:一个人治学,首先要高瞻远瞩,立志高远。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出自北宋风流词人柳三变的《凤栖梧》(又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原也是怀人之作,意指深情专注于意中人,为了她,骨瘦形销,衣带渐宽,绝不反悔。而我们呢,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学’消得人憔悴”。即要覃思苦虑,孜孜以求,犹如热恋中的情人热切地、不惜一切地追求着所思。这种执着的追求精神,对于痴情者固然需要,对“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更是不可缺少。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百千人群中只寻找一那个,却总是踪影皆无。正在没有什么希望之时。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还未归去,正在那里等待!这里是指,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一朝顿悟,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犹如在灯如海、人如潮的灯节之夜,千追百寻终于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一样。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汗水赢来的掌声,是有心血浇灌出来的鲜花。

概括起来,用通俗的话讲,这三种境界就是: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终获成功。而关键在于第二境界,这不纯粹是意志的磨练,还是一种人生的考验。引用路瑶的一句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绪:相关内容经历曲折搜集而成。“昨夜”操作不当,行将整理完毕之时,“望尽”几小时奋战的辛苦付之东流,痛惜之余,誓要“不悔”今夜“憔悴”一翻,重整旗鼓进行梳理,希望“回首”间弄清“阑珊之处”的人生三种境界。

批: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关键词落在“望尽”风起叶落,何等凄清,何等心境,登高楼,极尽视线却不见伊人,何等怅惘---人生迷惘呀,不知往何处。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关键词在"不悔、憔悴",思你、念你何等辛苦,人也瘦了、脸色也憔悴了,但始终不后悔,何等执着----人生找到目标,坚定追求。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关键词"灯火阑珊处",寻寻觅觅,觅觅寻寻,你在哪呀,原来要寻找的你并不是在喧嚣闹市、众目睽睽之处,不经意猛的回头,发现你在那被人忽视的灯火摇曳的角落呀-----功名利禄皆是虚,万事到头终是空呀。

概而言之,人生第一境:迷惘;第二境:执着;第三境:反朴归真(暂定)。

不禁要问,第三阶段就是人生真谛?是否要追求第三境界?自己定位于哪个人生境界?若把人生分离成一个个片段,人生难道不是这三个境界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吗?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顺应道,顺其自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日有日出日落,花有花开花落;年有四季更迭,潮有潮涨潮落,事业有起有落,爱情有欢有痛;贡献有大有小,报酬有高有低,-------看了等于没看,没看等于看了。

王国维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玉词》。②槛:栏杆。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⑤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首词的主题是写离别以及离别后的伤痛。跟他离别的人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去无回,也未曾留下地址。整首词所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就在昨天黄昏到今天的清晨,并且事件的直接结果是让晏殊澈夜无眠与悲痛无已,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淡、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高楼之上,凭栏久伫,,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视野所极是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天边一片迷蒙,春愁随之而生。在这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能懂我独自凭栏的心意。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为了思念的人儿我消瘦得如此憔悴。

①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②危楼:高楼。③黯黯:迷蒙不明。④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⑤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⑥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⑦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此词为怀人之作,抒写词人思念远方意中人的一片痴情。上片写登楼远眺而满怀春愁。开头三句,叙述词人久久倚立在高楼上,迎着微风远望天际,“春愁”黯然而生。交代了时当春天,并暗示“春愁”即怀想远方的意中人。“草色”二句,是说在夕阳的余晖里,远方的萋萋芳草为迷茫的暮霭所笼罩,身临此境的我愁极无语,没有谁能领会我此刻倚栏远眺的情意。草色烟光残照里”是愁眼中的春天黄昏景色,烘托了词人的孤独,使他“无言谁会凭阑意”的叹息显得十分沉重。

下片承上自抒“春愁”。“疏狂”,粗疏狂放。“消得”,值得。词人打算狂饮以求一醉消愁,但又想到即使喝酒听歌,勉强作乐还是没有兴味的。“对酒当歌”语出三国曹操之诗《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说只有饮酒方可解忧,而词人则说即使醉饮也无法消愁,可见其愁苦之深。可是他接着却如此袒露自己心迹:虽然愁苦使我形体消瘦,腰间的衣带渐显宽松,却始终并不后悔,为了她,我容颜憔悴是值得的!最后点明了自己深重的“春愁”原来就是思念远方的“伊”(她)——自己的意中人,并表白自己对相思之苦是无怨无悔的。

词中叙事、写景、抒情自然交融而重在抒情,抒情曲婉而深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句,古往今来曾经撼动无数怀春男女的心。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译文: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职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她千百次,都见不到,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①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④玉壶:指月亮。⑤鱼龙舞:指舞鱼、龙灯。⑥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⑦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⑧蓦然:突然,猛然。⑨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上片也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后片之笔,置景于后,不复赘述了,专门写人。看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我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

王国维的治学第一境界是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西风凋碧树”,是一种烦躁的心情,诗人要观物,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破除一切我执,包括苦乐、毁誉、利害、得失,挣脱一切个人的私念,达到胸中洞然无物,才能达到观物之微。“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时,便入定,能去体会物之内在本质的美了。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把握,审美主体(作者)有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在探索着事物的美。这种美必须将事物个别的、外在的、偶然的东西跨越过去,得出普遍性的、内在的、必然的一种理念,用审美的把握塑造出美的意象,诗人在此境界的心情是平静、纯净、自然的,寻求一种自然的乐趣。一方面,这种寻求是艰辛的,使人憔悴和消瘦,同时,另一方面,这种寻求又是使作者的感情得到升华,达到完美的意境,虽然“衣带渐宽”,又是值得的,殉身无悔的。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说的是顿悟。经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苦苦寻求,作者能用最明快的语言,将事物玲珑剔透的表达出来,浑如天成。这时作者的心情达到了无欲、无念、无喜、无忧的境界,获得了智慧。“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慧”的寻求的艰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智慧的顿悟。诗人在艰苦的寻求中,豁然开朗,灵感顿生,妙语连珠,境显现得光辉耀人,情表达得沁人心脾,这是极不容易获得的一种境界。在第三种境界,诗人也从自己创作的诗作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达到了精神上的愉悦。

治学?境界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要懂得人为什么活着,为何而来。

今天台长想跟大家谈谈境界。曾经有一位听众问台长,什么叫境界?境界为何物?因为境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么这个境界到底存在于何方,又从何而来呢?实际上,境界的基础就是一种教育,当一个人受这种教育比较多的时候,他的境界就会高。比如说,我们从小受爸爸他*的教育,父母经常会对我们说,“孩子啊,这个不能动,那件事情不能够去做。”

“你过马路要当心啊。”“害人的事情不要去做。”等等。这些话从小就听进去了,等到你长大的时候,你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这个境界就是让人家看得起你的境界。

为什么很多人拿着别人的东西就吃?放在那儿没人拿的东西就偷?这些让人家看不起,这就是个境界问题。为什么不学佛的人会经常和别人吵架?学佛的人懂的忍让、谦虚,不会随随便便和人家吵架,总会检讨自己不对,说别人是对的,这也是一个境界问题。台长跟大家讲,我们学佛,学的就是一个境界。

为什么他是菩萨,他的行为是菩萨,而你的行为却不是菩萨,因为他的境界比你高。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跟人家斤斤计较呢?因为他的境界不如你高。

台长曾经说过,一个教授跟孩子去买菜,那些卖菜的人对这个教授很凶,态度不好,“买不买啊?”“有钱没钱啊?”“不要挑了?”“要买就快点,不买就走人。”孩子很不懂,心想自己的父亲是个教授,于是问父亲怎么不去和这个卖菜的人论理。教授告诉孩子说,正因为他是卖菜的,我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有修养的人,我不能够和别人斤斤计较。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间常理,也就是说,要学会懂得做人,要有境界。

一个人有理不在声高,有道理的人,说话时声音不一定要响。声音响了,骂人了,也不一定有道理。佛的境界就是从内心、内涵发出来的,你所学过、所走过的一些路程。有些人一辈子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境界很高,为什么?

因为他知书达理,因为他父母给他很多的教育,因为他学过了佛理。学习并不是指一个特定的环境,而是指某一项适合你修为的东西。作为念佛的人,一定要有境界。

台长上次跟大家讲过,学佛的人要懂得运命,而不是受命运的束缚。命运是你无法摆脱的东西。学佛的人就可以运命,把你自己的命运作起来。念经、念佛必须至诚至切。也就是说,学佛的人要有真切心。因为境界就包括有至诚恳切的心。一个有境界的人,他的心才会恳切。犹如一个人想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一种帮法是随随便便,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是为名为利的。

还有一种是至诚恳切。所以我们学佛人要有真正高尚的境界,要一心正念,要至诚恳切,决不要妄想。妄想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什么叫妄想?妄,就是你明明做不到的事情,你却想得到它。学佛的人,很多人说自己想看见菩萨,想看见一些看不见的东西。这也是修心学佛之人的忌讳之一。大家不要去想见佛,去想得到某种境界。实际上,人不要贪心,该你看得到的,你就看得到;该你能得到的,你就能得到;不该自己的,不要去追求;否则,你的心就很难放正。所以学佛,学真正的境界,要一心正念,要心若皈依。

心始终要一样,若有若无,若就是始终的意思。皈依,就是始终是一样的。见佛见境界。因为你想见佛,你想见一些境界,但是当你没有见到之后,就会生出妄想心。

台长见过一个小朋友,想学台长也开天眼。他就从网上去追求这些东西,结果灵界的东西就上了他的身体。灵性和他天天讲话,他痛苦不堪,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人还是鬼。所以,学佛的人,如果你想见佛、见境界,皆不知妄生欢喜。所以不要去见境界。因为你见不到,你就妄生欢喜了。欢喜心就白白浪费了。所以,足智者少为足,我们必须以少为满足。

得到的东西越少,越能够满足自己。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啊。如果你什么都明白了,你的烦恼就越来越多。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就烦恼就会越来越少。

举个例子,我们得到的少,我们就会知足常乐。俗话说,常吃七分饱。如果每顿饭都吃得很饱,身体会出问题的。所以,在人间,是以少为足,就不会养成退惰心,就是倒退和懒惰的心。我们不见佛,佛也在。我们不见境界,境界也是存在的。我们不去追求这些东西,心中也就没有亏欠了。如果你去追求这些东西,你就有亏欠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如果不想着去见佛菩萨,心中很坦荡,天天念经念佛,你知道菩萨在。当你想见菩萨,又没有见到的时候,你心里总会觉得缺少点什么。

当你想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没有见到,你做梦没有梦到莲花,你心中会有失落感。所以,学佛修心,不要想着去见佛、见境界,要少为足,要坚持一心正念,至诚恳切,心若皈依啊。

心若皈依,说的就是你的心如果没有一致,今天想做这个,明天想做那个,急急忙忙地想见菩萨,想见境界,念了几遍经,就想着能够梦见菩萨吗?刚刚拜佛,就想梦游天界。你想看到的也许会是魔的境界。当一个人不能看到真正境界的时候,魔一定会出现。举个例子,一个人想用正当的方法赚钱,因为他真的需要钱。他拼命地用正当方法去赚钱,但是当他赚不到的时候,就会想,我是不是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发财赚钱呢?

当他觉得这个是一条路的时候,他的心就被魔压住了。他就会用犯罪的方法去赚钱。这就是魔的境界。大家要知道,境界不是求来的,是随缘得来的。

我们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功到自然成”。功力没有到,怎么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呢?怎么能够成就你的佛业呢?即便你真正地得到了佛的境界,你以你的心去妄生欢喜。你今天看见了观世音菩萨,你今天看见了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心会妄生欢喜,因为这种欢喜,也有害于你的修心。妄生欢喜的结果就是受损。受到什么损害呢?我们称之为生欢喜退惰之心。当你看见菩萨了,

你以为菩萨天天在关心着你,在看着你,那个时候,你一开心,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你比人家修得好了,你就妄生欢喜退惰之心,你的学业、你的佛业就会往后退步了,懒惰之心生出后,你就不会受益了。

经常有听众问台长,“台长,你看看我家的佛台菩萨来过了没有?”台长提醒大家,可以看,如果菩萨来过了,要更生欢喜心,然后更生惭愧心啊。我才刚刚念几天经文,菩萨就开始关心我了,因为我刚刚做了几件好事,菩萨就到我家里来了。我很惭愧啊。我要更好地修心、念经,才对得起菩萨啊。所以当以至诚念佛为是啊。

什么是当以至诚念佛?就是说,不要去想,菩萨来过了,关心我了,那你就退步了,你就懒惰了。这样的话,菩萨下次就不来了。

听众朋友们,我们不要存有见佛、见境界之心。如果你老想着,我今天念经,菩萨会来吗?你就会心存杂念。如果菩萨不来,其他灵界的东西觉得你很想见到佛,他就可以装成佛的样子来看你,然后接受你的供养。这个时候,有魔来了,你都不知道的。你怎么样能够见到真正的佛呢?你怎么样能够见到真正的境界呢?当你用正念念经的时候,如果突然之间有佛像、诸天菩萨出现,你也要心存正念啊,你要存有感恩心。

台长在1月16日的法会上,看到来了很多罗汉菩萨,当时有听众看见全是光头罗汉菩萨,但他不知道是罗汉菩萨。他看见周围有很多没有头发的菩萨。即便你看见了,也要心存正念,勿生曲浊。所见之相,乃为心所现。就算你看见了菩萨,看见了诸天活佛,你也不要着相。要知道,所看见的所有的相,是你心中看见的,是浊现的。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也是实非所难,因为你的心干净,所以,你的心才能够映照出自然界中暗物质的形象。

所以我们要更加专一地起心,更加认真地学佛,好好念经,如此这般,别说佛境对我们有利益,连魔障都会对我们有利益。

很多听众会问了,学佛会有利益,为什么魔障也会对我们有利益呢?台长告诉大家,当你克服了魔障,你的道心会更加坚定,你的佛心会更加坚强,你学佛的念头就会更正。魔考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没有考过,就会坏事了。如果魔现形,我就不曲浊,我以我的清净心,不曲浊。虽然魔让我烦心,我不理你,因为我的心很清净,所以魔无所扰,连魔也没有办法来干扰你了。

这样你的心就会更加清净,你的道业就会更加进步。你的心不曲浊,你的心才能够皈依。台长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境界,我们要更好地学习佛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境界,用佛菩萨崇高的境界来克制自己的贪嗔痴和功高我慢。

人与生俱来的境界是很低的,比如自私自利,贪图享受,嗔恨心等,我们一定要克服自身的这些毛病,才能够达到佛菩萨的境界。

形容女人头发漂亮词汇

1,雾鬓云鬟,读音为wùbìnyúnhuán,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宋代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抄山川良是昔人非。”意思是头发凌乱,落叶满衣,面对着大好山川可是物是人非。

2,风环雨鬓,读音为fēnghuányǔbìn,鬓:两颊的头发。形容女子头发美丽或蓬松散乱。同风鬟雨鬓。唐代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视。”意思是看见大王的爱女在野外牧羊,头发美丽却蓬松散乱,容颜憔悴,叫人看了十分难受。

3,青丝,读音为qīngsī,喻指黑发,青,上古的时候指黑色。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如同少妇的青丝随风飘扬,散发知出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4,秀发,读音为xiùfā,指女子秀色可人的头发。晋.陆机《辨亡论》上:“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意思是道长沙桓王逸才举世闻名,成年秀发满头。

5,倾泻如墨,读音为qīngxièrúmò,头发就好象墨水倾泻下来一样。描写乌黑的长发顺着人的圆润肩头滑落下来就可以用这一词。造句如:浓密柔润的散发洒在蓝花布背包上,宛若清幽山潭中倾泻下来的一壁瀑布。

青丝如绢

【雾copy鬓风鬟】

【拼音】wùbìnfēnghuán

【释义】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鬟:环百形发髻。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出处】宋度·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知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道衣月扇香。”

《水浒传》中“雾鬓云鬓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的这一情节的内容

出现回目:第四十八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扈三娘武艺高强,一对日月双刀神出鬼没,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的绝技。扈三娘原先所在的扈家庄和祝家庄一样同为独龙岗上的两霸,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三娘首战便捉了“矮脚虎”王英。扈三娘后被林冲所擒,由宋江主婚与王英成了夫妻。同掌梁山泊三军内诸事,是梁山第五十九条好汉,后在征讨方腊时,在乌龙岭一战中夫妻二人同时为方腊军将领郑彪所杀。扈三娘首次出场外貌描写: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镫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诗曰:斋

虎噬狼吞满四方,三庄人马势无双。天王绰号惟晁盖,时雨高名羡宋江。

可笑金睛王矮虎,翻输红粉扈三娘。他年同聚梁山泊,女辈英华独擅场。

话说当下宋江在马上看时,四下里都有埋伏军马。且教小喽罗只往大路杀将去。只听得五军屯塞住了,众人都叫起苦来。宋江问道:“怎么叫苦?”众军都道:“前面都是盘蛇路,走了一遭,又转到这里。”宋江道:“教军马望火把亮处,有房屋人家取路出去。”又走不多时,只见前军又发起喊来,叫道:“付能望火把亮处取路,又有苦竹签、铁蒺藜遍地撒满,鹿角都塞了路口。”宋江道:“莫非天丧我也!”正在慌急之际,只听得左军中间,穆弘队里闹动,报来说道:“石秀来了。”宋江看时,见石秀■着口刀,奔到马前道:“哥哥休慌,兄弟已知路了。暗传下将令,教五军只看有白杨树便转弯走去,不要管他路阔路狭。”宋江催趱人马,只看有白杨树便转。宋江去约走过五六里路,只见前面人马越添得多了。宋江疑忌,便唤石秀问道:“兄弟,怎么前面贼兵众广?”石秀道:“他有烛灯为号,且寻烛灯便走。”花荣在马上看见,把手指与宋江道:“哥哥,你看见那树影里这碗烛灯么?”只看我等投东,他便把那烛灯望东扯。若是我们投西,他便把那烛灯望西扯。只那些儿想来便是号令。”宋江道:“怎地奈何的他那碗灯?”花荣道:“有何难哉!”便拈弓搭箭,纵马向前,望着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红灯射将下来。四下里埋伏军兵,不见了那碗红灯,便都自乱撺起来。宋江叫石秀引路,且杀出村口去。只听得前面喊声连天,一带火把纵横撩乱。宋江教前军紥住,且使石秀领路去探。不多时,回来报道:“是山寨中第二拨军马到了,接应杀散伏兵。”宋江听罢,进兵来攻,夺路奔出村口并杀,祝家庄人马,四散去了。会合着林冲、秦明等众人军马,同在村口驻■。却好天明,去高阜处下了寨栅,整点人马,数内不见了镇三山黄信。宋江大惊,询问缘故。有昨夜跟去的军人见的来说道:“黄头领听着哥哥将令,前去探路。不堤防芦苇丛中舒出两把挠钩,拖翻马脚,被五七个人活捉去了。救护不得。”宋江听罢大怒,要杀随行军汉:“如何不早报来?”林冲、花荣劝住宋江。众人纳闷道:“庄又不曾打得,到折了两个兄弟。似此怎生奈何?”杨雄道:“此间有三个村坊结并。所有东村李大官人,前日已被祝彪那厮射了一箭,见今在庄上养病。哥哥何不去与他计议?”宋江道:“我正忘了也。他便知本处地理虚实。”分付教取一对段疋羊酒,选一骑好马并鞍辔,亲自上门去求见。随即与林冲、秦明权守栅寨。宋江带同花荣、杨雄、石秀,上了马,随行三百马军,取路投李家庄来。到得庄前,早见门楼紧闭,吊桥高拽起了,墙里摆着许多庄兵人马。门楼上早擂起鼓来。宋江在马上叫道:“俺是梁山泊义士宋江,特来谒见大官人,别无他意,休要堤备。”庄门上杜兴看见有杨雄、石秀在彼,慌忙开了庄门,放只小船过来。与宋江声喏。宋江连忙下马来答礼。杨雄、石秀近前禀道:“这位兄弟便是引小弟两个投李大官人的,唤做鬼脸儿杜兴。”宋江道:“原来是杜主管。相烦足下对李大官人说,俺梁山泊宋江,久闻大官人大名,无缘不曾拜会。今因祝家庄要和俺们做对头,经过此间。特献采段、名马、羊酒薄礼,只求一见,别无他意。”杜兴领了言语,再度过庄来,直到厅前。李应带伤披被坐在床上。杜兴把宋江要求见的言语说了。李应道:“他是梁山泊造反的人。我如何与他厮见?无私有意。你可回他话道,只说我卧病在床,动止不得,难以相见,改日却得拜会。礼物重蒙所赐,不敢祗受。”斋

三祝英雄不可干,便将羊酒事高谈。李应倨傲情辞伪,紧闭重门不放参。。主

杜兴再渡过来,见宋江禀道:“俺东人再三拜上头领,本欲亲身迎迓,奈缘中伤,患躯在床,不能相见。容日专当拜会。重蒙所赐厚礼,并不敢祗受。”宋江道:“我知你东人的意了。我因打祝家庄失利,欲求相见则个。他恐祝家庄见怪,不肯出来相见。”杜兴道:“非是如此,委实患病。小人虽是中山人氏,到此多年了。颇知此间虚实事情。中间是祝家庄,东是俺李家庄,西是扈家庄。这三村庄上,誓愿结生死之交,有事互相救应。今翻恶了俺东人,自不去救应。只恐西村扈家庄上,要来相助。他庄上别的不打紧,只有一个女将,唤做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刀,好生了得。却是祝家庄第三子祝彪定为妻室,早晚要娶。若是将军要打祝家庄时,不须堤备东边,只要紧防西路。祝家庄上前后有两座庄门,一座在独龙冈前,一座在独龙冈后。若打前门,干不济事。若是两面夹攻,方可得破。前门打紧,路杂难认,一遭都是盘陀路径,阔狭不等。但有白杨树,便可转湾,方是活路。如无此树,便是死路。”石秀道:“他如今都把白杨树木砍伐去了,将何为记?”杜兴道:“虽然砍伐了树,如何起得根尽?也须有树根在彼。只宜白日进兵去攻打,黑夜不可进去。”宋江听罢,谢了杜兴。一行人马,却回寨里来。林冲等接着,都到大寨里坐下。宋江把李应不肯相见,并杜兴说的话,对众头领说了。李逵便插口道:“好意送礼与他,那厮不肯出来迎接哥哥。我自引三百人去,打开乌庄,脑揪这厮出来,拜见哥哥。”宋江道:“兄弟,你不省的。他是富贵良民,惧怕官府,如何造次肯与我们相见?”李逵笑道:“那厮想是个小孩子,怕见。”众人一齐都笑起来。宋江道:“虽然如此说了,两个兄弟陷了,不知性命存亡。你众兄弟可竭力向前,跟我再去攻打祝家庄。”众人都起身说道:“哥哥将令,谁敢不听。不知教谁前去?”黑旋风李逵说道:“你们怕小孩子,我便前去。”宋江道:“你做先锋不利。今番用你不着。”李逵低了头忍气。宋江便点马麟、邓飞、欧鹏、王矮虎四个,跟我亲自做先锋去。第二点戴宗、秦明、杨雄、石秀、李俊、张横、张顺、白胜,准备下水路用人。第三点林冲、花荣、穆弘、李逵,分作两路,策应众军。标拨已定,都饱食了,披挂上马。且说宋江亲自要去做先锋,攻打头阵。前面打着一面大红帅字旗,引着四个头领,一百五十骑马军,一千步军,直杀奔祝家庄来。于路着人探路,直来到独龙冈前。宋江勒马看那祝家庄时,果然雄壮。古人有篇诗赞,便见祝家庄气象。但见:

独龙山前独龙冈,独龙冈上祝家庄。■冈一带长流水,周遭环匝皆垂杨。墙内森森罗剑戟,门前密密排刀枪。飘扬旗帜惊鸟雀,纷纭矛盾生光芒。强弩硬弓当要路,灰瓶炮石护垣墙。对敌尽皆雄壮士,当锋都是少年郎。祝龙出阵真难敌,祝虎交锋莫可当。更有祝彪多武艺,吒叱暗鸣比霸王。朝奉祝公谋略广,金银罗绮有千箱。樽酒常时延好客,山林镇日会豪强。久共三村盟誓约,扫清强寇保村坊。白旗一对门前立,上面明书字两行:“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

当下宋江在马上看了祝家庄那两面旗,心中大怒,设誓道:“我若打不得祝家庄,永不回梁山泊。”众头领看了,一齐都怒起来。宋江听得后面人马都到了,留下第二拨头领攻打前门,宋江自引了前部人马,转过独龙冈后面来。看祝家庄时,后面都是铜墙铁壁,把得严整。正看之时,只见直西一彪军马,纳着喊从后杀来。宋江留下马麟、邓飞,把住祝家庄后门,自带了欧鹏、王矮虎,分一半人马,前来迎接。山坡下来军,约有二三十骑马军,当中簇拥着一员女将。怎生结束?但见:

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黄金坚甲衬红纱,狮蛮带柳腰端跨。巨斧把雄兵乱砍,玉纤手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那来军正是扈家庄女将一丈青扈三娘,一骑青骢马上,轮两口日月双刀,引着三五百庄客,前来祝家庄策应。宋江道:“刚说扈家庄有这个女将好生了得,想来正是此人。谁敢与他迎敌?”说由未了,只见这王矮虎是个好色之徒,听得说是个女将,指望一合便捉得过来。当时喊了一声,骤马向前,挺手中枪便出迎敌一丈青。两军纳喊。那扈三娘拍马舞刀,来战王矮虎。一个双刀的熟闲,一个单枪的出众。两个斗敌十数合之上。宋江在马上看时,见王矮虎枪法,架隔不住。原来王矮虎初见一丈青,恨不得便捉过来。谁想斗过十合之上,看看的手颤脚麻,枪法便都乱了。不是两个性命相扑时,王矮虎却要做光起来。那一丈青是个乖觉的人,心中道:“这厮无理!”便将两把双刀,直上直下,砍将入来。这王矮虎如何敌得过。拨回马却待要走,被一丈青纵马赶上,把右手刀挂了,轻舒猿臂,将王矮虎提离雕鞍,活捉去了。众庄客齐上,把王矮虎横拖倒拽捉了去。欧鹏见折了王英,便提起刀来杀。一丈青纵马跨刀,接着欧鹏,两个便斗。原来欧鹏祖是军班子弟出身,使得好大滚刀。宋江看了,暗暗的喝采。怎的一个欧鹏刀法精熟,也敌不得那女将半点便宜。邓飞在远远处看见捉了王矮虎,欧鹏又战那女将不下,跑着马提了铁枪,大发喊赶将来。祝家庄上已看多时,诚恐一丈青有失,慌忙放下吊桥,开了庄门。祝龙亲自引了三百馀人,骤马堤枪,来捉宋江。马麟看见,一骑马使起双刀,来迎住祝龙厮杀。邓飞恐宋江有失,不离左右。看他两边厮杀,喊声迭起。宋江见马麟斗祝龙不过,欧鹏斗一丈青不下,正慌哩,只见一彪军马从刺斜里杀将来。宋江看时大喜。却是霹雳火秦明,听得庄后厮杀,前来救应。宋江大叫:“秦统制,你可替马麟!”秦明是个急性的人,更兼祝家庄捉了他徒弟黄信,正没好气,拍马飞起狼牙棍,便来直取祝龙。祝龙也挺枪来敌秦明。马麟引了人,却夺王矮虎。那一丈青看见了马麟来夺人,便撇了欧鹏,却来接住马麟厮杀。两个都会使双刀,马上相迎着,正如这风飘玉屑,雪撒琼花。宋江看得眼也花了。这边秦明和祝龙斗到十合之上,祝龙如何敌得秦明过。庄门里面那教师栾廷王,带了铁锤上马,挺枪杀将出来。欧鹏便来迎住栾廷玉厮杀。栾廷玉也不来交马,带住枪时,刺斜里便走。欧鹏赶将去,被栾廷玉一飞槌正打着,翻筋斗■下马去。郑飞大叫:“孩儿们救人!”上马飞着铁枪,迳奔栾廷玉。宋江急唤小喽罗救得欧鹏上马。那祝龙当敌秦明不住,拍马便走。栾廷玉也撇了邓飞,却来战秦明。两个斗了一二十合,不分胜败。栾廷玉卖个破绽,落荒即走。秦明舞棍迳赶将去。栾廷玉便望荒草之中跑马入去。秦明不知是计,也追入去。原来祝家庄那等去处,都有人埋伏。见秦明马到,拽起绊马索来,连人和马都绊翻了。发声喊,捉住了秦明。邓飞见秦明坠马,慌忙来救。急见绊马索拽,却待回身,两下里叫声一“着!”挠钩似乱■一般搭来,就马上活捉了去。宋江看见,只叫得苦。止救得欧鹏上马,马麟撇了一丈青,急奔来保护宋江,望南而走。背后栾廷玉、祝龙、一丈青,分头赶将来。看看没路,正待受缚,只见正南上一伙好汉,飞马而来,背后随从约有五百人马。宋江看时,乃是没遮拦穆私。东南上也有三百余人,两个好汉,飞奔前来。一个是病关索杨雄,一个是拼命三石秀。东北上又一个好汉,高声大叫:“留下人着。”宋江看时,乃是小李广花荣。三路人马一齐都到,宋江心下大喜。一发并力来战栾廷玉、祝龙。庄上望见,恐怕两个吃亏,且教祝虎守把住庄门,小郎君祝彪,骑一疋劣马,使一条长枪,自引五百余人马,从庄后杀将出来,一齐混战。庄前李俊、张横、张顺下水过来,被庄上乱箭射来,不能下手。戴宗、白胜只在对岸纳喊。宋江见天色晚了,急叫马麟先保护欧鹏出村口去。宋江又教小喽罗筛锣,聚拢众好汉,且战且走。宋江自拍马,到处寻了看,只恐弟兄们迷了路。正行之间,只见一丈青飞马赶来。宋江措手不及,便拍马望东而走。背后一丈青紧追着。八个马蹄,翻盏撒钹相似,赶投深村处来。一丈青正赶上宋江,待要下手,只听得出坡上有人大叫道:“那乌婆娘赶我哥哥那里去?”宋江看时,却是黑旋风李逵,轮两把板斧,引着七八十个小喽罗,大踏步赶将来。一丈青便勒转马,望这树林边去。宋江也勒住马看时,只见树林边转出十数骑马军来,当先簇拥着一个壮士。怎生结束?但见:

嵌宝头盔稳戴,磨银铠甲重披。素罗袍上绣花枝,狮蛮带琼瑶密砌。丈八蛇矛紧挺,霜花骏马频嘶。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那来军正是豹子头林冲,在马上大喝道:“兀那婆娘走那里去?”一丈青飞刀纵马,直奔林冲。林冲挺丈八蛇矛迎敌。两个斗不到十合,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宋江看见,喝声采不知高低!林冲叫军士绑了,骤马来向道:“不曾伤犯了哥哥?”宋江道:“不曾伤着。”便叫李逵:“快走,村中接应众好汉,且教来村口商议。天色已晚,不可恋战。”黑旋风领本部人马去了。林冲保护宋江,押着一丈青在马上,取路出村口来。当晚众头领不得便宜,急急都赶出村口来。祝家庄人马,也收回庄上去了。满村中杀死的人,不计其数。祝龙教把捉到的人,都将来陷车囚了,一发拿了宋江,却解上东京去请功。扈家庄已把王矮虎解送到祝家庄去了。且说宋江收回大队人马,到村口下了寨栅。先教将一丈青过来,唤二十个老成的小喽罗,着四个头领,骑四疋快马,把一丈青拴了双手,也骑一疋马,“连夜与我送上梁山泊去,交与我父亲宋太公收管,便来回话。待我回山寨,自有发落。”众头领都只道宋江自要这个女子,尽皆小心送去。就把一辆车儿,教欧鹏上山去将息。一行人都领了将令,连夜去了。宋江其夜在帐中纳闷,一夜不睡,坐而待旦。次日,只见探事人报来说:“军师吴学究引将三阮头领并吕方、郭盛,带五百人马到来。”宋江听了:出寨迎接了军师吴用,到中军帐里坐下。吴学究带将酒食来,与宋江把盏贺喜。一面犒赏三军众将。吴用道:“山寨里晁头领多听得哥哥先次进兵不利,特地使将吴用并五个头领来助战。不知近日胜败如何?宋江道:“一言难尽!■耐祝家那厮,他庄门上立两面白旗,写道:‘填平水泊擒晃盖,踏破梁山捉宋江。’这厮无礼!先一遭进兵攻打,因为失其地利,折了杨林、黄信。夜来进兵,又被一丈青捉了王矮虎;栾廷玉槌打伤了欧鹏;绊马索拖翻捉了秦明、邓飞。如此失利,若不得林教头恰活捉得一丈青时,折尽锐气。今来似此,如之奈何?若是宋江打不得祝家庄破,救不出这几个兄弟来,情愿自死于此地,也无面目回去见得晁盖哥哥。”吴学究笑道:“这个祝家庄也是合当天败,却限有此这个机会。吴用想来,唾手而得,事在旦夕可破。”宋江听罢大惊,连忙问道:“军师神机妙策,人不敢及。请问先生,这祝家庄如何旦夕可破?机会自何而来?”吴学究笑着,不慌不忙,叠两个指头,说出这个机会来。有分教:祝家庄上,杀数百个壮汉村夫;梁山泊中,添八九个英雄好汉。正是:空中伸出拿云手,救出天罗地网人。毕竟军师吴用对宋江说出什么机会来?且听下回分解。古

水浒传中的三位女将

顾大嫂、扈三娘、孙二娘。

1、顾大嫂

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他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

2、扈三娘

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

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梁山大聚义时,排名59,星号地慧星(或地彗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

3、孙二娘

外号母夜叉。在孟州道十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武松被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险遭孙二娘的毒手。

武松假装喝醉酒捉住了孙二娘,孙二娘求饶,武松遂与张青、孙二娘夫妇相识,武松后来二龙山头领率孙二娘夫妇等同归梁山,担任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迎来送往,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条好汉。

扩展资料:

人物结局:

1、顾大嫂

梁山受招安后,顾大嫂随宋江南征北战,颇有战功。征讨田虎时,顾大嫂与扈三娘合战女将琼英。三人交战二十余合,招式如“风飘玉屑,雪撒琼花”,看得两阵军士眼花不已。而在简本水浒中,她在出征前被封为定远夫人。

征讨王庆时,顾大嫂参与南丰之战,在九宫八卦阵中带兵出战,与扈三娘、孙二娘一同管领五千马步军,并参与围堵王庆,将淮西军杀得“四分五裂,七断八续,雨零星散,乱窜奔逃”。

征讨方腊时,顾大嫂夫妇扮作逃难百姓,在独松关下山间寻到一条小路,而后引着李立、汤隆、时迁、白胜,从小路摸上独松关,放火惊走贼军,并合擒守将吴升。

江南平定后,顾大嫂作为幸存偏将,被封为东源县君。后随孙立、孙新返回登州。

2、扈三娘

梁山受招安后,扈三娘与王英作为将领参与了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的战争。后扈三娘与王英跟随宋江打到乌龙岭边,乌龙岭关隘一时难取,便先去取睦州。

睦洲之战时,方腊派包道乙与郑彪、夏侯成前去救援。王英与扈三娘率三千马军迎敌,恰遇郑彪。郑彪先与王英交战,在战斗中突然用法术变出一个金甲天神。

王英大惊,吓得手忙脚乱,被郑彪一枪戳下马去,落马而死。扈三娘上前报仇,也被郑彪用镀金铜砖打死。后朝廷追封王英为义节郎,扈三娘为花阳郡夫人。

3、孙二娘

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孙二娘被杜微飞刀打中,阵亡。死后追封旌德郡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扈三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大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二娘

1、扈三娘

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

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梁山大聚义时,排名59,星号地慧星(或地彗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后来梁山受招安后,南征北战,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

2、孙二娘

孙二娘外号母夜叉,菜园子张青的妻子,。在孟州道十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梁山泊上仅有的三女将之一。

武松被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险遭孙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装喝醉酒捉住了孙二娘,孙二娘求饶,武松遂与张青、孙二娘夫妇相识。

武松后来二龙山头领率孙二娘夫妇等同归梁山,担任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迎来送往,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条好汉,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孙二娘被杜微飞刀打中,阵亡。死后追封旌德郡君。

3、顾大嫂

顾大嫂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他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

扩展资料:

1、创作基础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2、小说取材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此外,李埴的《十朝纲要》,宋代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但也决不止36人),但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甚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后三年多。

宋代说书技艺兴盛,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采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这当是说的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头孙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浒故事。

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南宋末有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序里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并说在龚开之前有画院待诏李嵩,曾画过宋江等人像。

但龚开的赞并未说故事内容。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见《宣和遗事》),它或出于元人,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说书艺人的底本。

它所记水浒故事梗概,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投降朝廷镇压方腊起义止,顺序和后世的《水浒传》基本一致。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系统连贯的整体。

元代杂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和遗事》所记水浒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义地点不同。

杂剧说的是梁山泊,《遗事》说的是太行山;杂剧中已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遗事》只提到了36将的绰号姓名;《遗事》中写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杂剧中李逵是第13头领,燕青是第15头领。

凡此种种,可见在《水浒传》成书以前,水浒故事在流传中内容细节上颇有异同。这或者同在不同地区流传也有关系。

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才写成这部优秀的古典名著《水浒传》。《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

3、书名由来

“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但至于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

一种说法是:作者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

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

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4、内容简介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因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发,出于无奈,只得投奔外乡。后来碰到了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二人在酒楼谈天,得知酒楼卖唱父女受当地恶霸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郑屠。事后弃职逃亡,转去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

鲁智深受不了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寺中长老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开封)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当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貌,设计陷害林冲,诬陷他“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亏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才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定计,约集了其他七名好汉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郓城有个好汉叫宋江,他的情妇阎婆惜与人私通。在探知宋江与梁山强盗有来往后,她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结识了武松。武松与宋江分手后,在景阳冈上打死猛虎,成了英雄,之后去阳谷县当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

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莲却不守妇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二人,给兄长报了仇。事后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也转去投二龙山安身。

宋江与武松分手后,到了清风寨寨主花荣那里,不久被父亲召回,因被人告发,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幸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江执意要回家探父,又屡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几多曲折也上了梁山。

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也参加了梁山聚义。最后,梁山共招募了一百零八个好汉,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招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征方腊。连年的战事,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

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好汉们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扈三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母夜叉孙二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大嫂

母大虫顾大嫂

排名:坐第101把交椅。

籍贯:登州(今山东省蓬菜县)。

绰号:母大虫。

星号:地阴星。

丈夫:孙新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酒店老板。

上山原因:只因解珍、解宝被毛太公陷害,她纠合众英雄救解珍兄弟投奔梁山。

梁山职务:梁山驻东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

武器:雌雄虎头刀。

必杀技:雌虎震天吼,双虎回旋斩。

主要事迹:梁山第100位好汉孙新之妻。

结局:征方腊后,朝廷封其为东源县君,后返登州经商。

出场回目:《水浒传》第49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或《水浒全传》第49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

上山回目:《水浒传》第49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或《水浒全传》第49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

在央视版中与丈夫孙新跟随宋江攻打方腊至乌龙岭,半路上被陷阱暗器所杀。

“一丈青”扈三娘

姓名:扈三娘

绰号:一丈青

籍贯:今山东郓城

排名:59

星号:地慧星

丈夫:王英

上山原因:被俘归降

武器:日月双刀,红锦套索

扈三娘是扈家庄的千金小姐。扈家庄和祝家庄同为独龙岗上两霸。梁山人马二打祝家庄时,扈三娘生擒王英,连败欧鹏和马麟。后来扈三娘还欲擒贼首宋江,反而被赶到的“豹子头”林冲生擒。后来她被宋江收为义妹,并由宋江主婚与王英成婚。同掌梁山泊三军内采事,是梁山第五十九条好汉。梁山三女将中,扈三娘武功最高强,长得又漂亮。

扈三娘和哥哥扈成

扈三娘那一对日月双刀神出鬼没,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的绝技。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奉命征讨方腊。扈三娘在乌龙岭被“魔君”郑彪所杀。

扈三娘首次出场外貌描写: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黄金竖甲衬红纱,狮蛮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手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母夜叉”孙二娘

梁山排名:103

籍贯:孟州(今河南省孟县南)

绰号:母夜叉

星号:地壮星

丈夫:张青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十字坡酒店的老板娘

上山原因:二龙山头领率孙二娘夫妇等同归梁山

梁山职务: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

死后追赠:旌德郡君

武器:柳叶双刀、迷魂镖

出场回目:第26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孙二娘上山回目:第57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1]

孙二娘原先是十字坡黑店老板娘:“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这位“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前辈。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

性格特点:胆子大,武艺强,行动野蛮,杀人成性,有智慧,精明豪放,是一位男性化的女性。

参考资料:顾大嫂、扈三娘、孙二娘百度百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