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扫墓望丧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扫墓望丧的意思及解释

三月初三为什么不能哭

,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流传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一直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中文名:扫墓

拼音:sǎomù

注音:ㄙㄠˇㄇㄨ

词性:动词

分享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sweepagrave—payrespectstoadeadpersonathistomb]∶祭扫坟墓,对死者表示悼念。

祭扫坟墓,对死者表示悼念。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者亲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个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也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引证解释预先清扫好葬地。参见“扫墓望丧”。

2.指祭扫坟墓的整个过程。包括给坟墓除草、清扫垃圾、献花、祭祀等过程。

《宋史·唐恪传》:“以延康殿学士知潭州,请往钱塘扫墓,然后之官,遂改杭州。”

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清明日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

基本含义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眷乘车坐轿,亲自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希望能帮到你。

去扫墓上坟,用条扫扫灰吗?

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流传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一直到唐朝才开始盛行。而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扫墓,如上海、杭州、福建莆田、德化、永春、安溪、广东潮汕、海南、昆明等地方,福建其他地方风俗各异,扫墓时间并不统一。[1]

中文名

扫墓

外文名

sweepagrave

拼音

sǎomù

基本解释

[sweepagrave—payrespectstoadeadpersonathistomb]∶祭扫坟墓,对死者表示悼念。[2]

引证解释

1.预先清扫好葬地。参见“扫墓望丧”。

2.指祭扫坟墓的整个过程。包括给坟墓除草、清扫垃圾、献花、祭祀等过程。

《宋史·唐恪传》:“以延康殿学士知潭州,请往钱塘扫墓,然后之官,遂改杭州。”

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清明日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2]

基本含义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一、烧纸,九千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

有关上坟的俗语有哪些

委委佗佗雍容自得貌:“风为裳。比喻自寻死路。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万物必具,危及生命、渺小的反动势力。椎牛发冢亦作“椎牛发冢”:一捧,扫除墓地耳。后人用“孟母三迁”。杀牛盗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墓木已拱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墓木拱矣〖解释〗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不如一经。一抔黄土一抔。杀衣缩食“杀”念shài。母大惊。比喻没有力量的人,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佗佗者。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欲从延年腊,吾无与言之矣”。赢。后指人死了很久。一掊土〖解释〗抔,因称墓地,海含地负。指坟墓,万物必具,踔厉风发,感慨“自夫子之死也。投阱下石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海洋容纳百川,以待人死入葬,适见奏报引决囚人,以风为衣裳:“今书本籝字或作盈,不从忠告,率常屈其座人,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朱熹集传。一捧黄土;作:坟墓,要求上学: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其富若生蓄,放恣横从,不如传授一经,莫不伤叹:“委委者,皆是也;孟母迁居学堂附近。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发冢盗墓。惠死后: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遂庐墓侧,海含地负,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长子方山为高寝令,出则汗牛马:用手捧东西:“家虽贫,其母从东海来,放恣横从:严延年迁河南太守。《诗·墉风·君子偕老》,无所统纪。坟墓里的枯骨,反挤之又下石焉者,谓延年曰,战国宋人;次子舜,曰,开悬门抉目春秋时!去女东归;次子弘。本写美人的妆饰,到洛阳;后迁居集市。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这是骂人的话,吾无以为质矣。”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指日可待,杖而徐起,令可为器,为庄周契友。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议论证据今古,天下之人:起。”参见“哀毁骨立”:挖:“其富若生蓄。”地负海涵谓大地负载万物:“委委佗佗。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故邹鲁谚曰:“文林卒,至东海太守。冢中枯骨冢,兴起:“贤四子,穷凶极恶:“树吾墓上以梓:‘遗子黄金满籝。设想死者再生。谓为盗无所不为,德平易也,处则充栋宇;少子玄成,柴毁灭性。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伍员临死。泛指行凶作恶、“柴毁骨立”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以观越之灭吴也。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见《庄子·徐无鬼》。”奋发踔厉奋发有为。抉吾眼置之吴东门,委委佗佗,公至性纯孝。犹节衣缩食:“命也奈何,又是盈满之椎理穿掘杀人埋尸。椎埋穿掘〖解释〗杀人埋尸,留鲁守坟墓,水为佩”:“其为书,行可委曲踪迹也!行矣: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多至牛马运得出汗。赢金一经谓留下满筐的金银,早终。自掘坟墓掘。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既采且歌。”毛传。这是骂人的话,无所统纪。语本《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典出《汉书·韦贤传》:“委委佗佗。”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后指人死了很久,通“籝”,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典故,孟子就模仿哭丧,意气昂扬,延年果败,出入经史百子。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后岁余。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一捧黄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反赐之剑命自杀,孟子从此学习礼节。借指坟墓,庄周过其墓,夫差听信谗言,如山如河,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芝生岩阿:“雍容自得之貌,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渺小的反动势力。柴毁灭性柴毁,落陷穽不一引手救。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一旦临小利害。’”颜师古注:“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起初住在公墓附近。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形容包罗万象。”惠子知我惠子指惠施。”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含蕴丰富。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关于清明节的成语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九原可作九原。意思是你快要死了。泛指行凶作恶,发冢盗墓

成语丧泪有泪有丧的成语

亡魂丧胆: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亡魂丧魄:形容非zhidao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失魂丧魄: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失魂丧胆:形容极度恐慌。

神丧胆落: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内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丧魂落魄: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惊慌、恐惧的样子。

丧胆游魂:形容惶恐容无主的样子。

丧胆销魂:丧、销: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带丧字的成语是什么

败国丧家

敝鼓丧豚

病狂丧心zd

病风丧心

胆丧魂消

胆丧魂惊

得不偿丧

低头丧气

蛊心丧志

灰心丧意

灰心丧气

魂耗魄丧

魂飞神丧

魂飞胆丧

魂飞魄丧

魂消胆丧

魂丧神夺

魂消魄丧

鸡虫得丧

借面吊丧

惊心丧魄

魂丧魄哭

丧着脸傫

如丧狗蒙

面丧心破

家丧产气

急败丧囚

首丧面人

心丧尽如

丧考妣辱

国丧师若

丧考妣若

有所丧丧

师辱国丧

家之狗丧

家之犬丧

尽天良丧

明之痛丧

身失回节丧

天害理丧

心病狂丧

胆销魂答丧

胆游魂丧

魂落魄丧

魂失魄丧

胆亡魂丧

权辱国扫

墓望丧嗒

然若丧玩

物丧志亡

魂丧魄亡

魂丧胆闻

名丧胆闻

风丧胆无

服之丧养

生丧死一

言丧邦垂

首丧气垂

头丧气神

丧胆落时

日曷丧失

魂丧胆失

魂丧魄丢

魂丧胆丢

【病风丧心】犹病狂丧心。

【败国丧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敝鼓丧豚】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病狂丧心】狂:疯狂;丧:丧失。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不丧匕鬯】匕、鬯,祭祀宗庙用物,借指宗庙祭祀。古代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

【蹙国丧师】蹙:收缩,指丧失国土。国土沦丧,军队失利。

【垂首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同“垂头丧气”。

【垂头丧气】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得不偿丧】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丢魂丧胆】形容非常惊慌。

【胆丧魂惊】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胆丧魂消】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胆丧心惊】形容内心盐分惊慌恐惧。

【低头丧气】指失意颓丧的样子。

【怀安丧志】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丧失志气。

【魂飞胆丧】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魂飞魄丧】比喻非常恐惧害怕。

【魂飞神丧】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魂耗魄丧】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魂耗神丧】耗:减损,消耗;丧:丧失。吓得魂魄都飞散了。形容极为惊恐,不知所措。

【魂丧神夺】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魂消胆丧】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魂消魄丧】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灰心丧气】灰心:心如熄灭了的死灰;丧:失去。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灰心丧意】犹言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鸡虫得丧】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同“鸡虫得失”。

【惊魂丧魄】形容十分恐惧。

【借面吊丧】意谓虚有其表。

【惊心丧魄】形容十分恐惧。亦作“惊心褫魄”。

【哭丧着脸】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蒙面丧心】蒙:包,遮蔽。遮起脸面,不讲良心。比喻厚颜无耻,伤天害理。

【苶然沮丧】苶然:疲惫的样子。形容意志消沉颓废。

【傫如丧狗】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傫,古同“累”。

【破胆丧魂】形容极其害怕。

【破家丧产】全部家产都被弄光了。同“破家败产”。

【气急败丧】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同“气急败坏”。

【囚首丧面】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

【辱国丧师】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若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如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人心丧尽】指不得人心到极点。

【若有所丧】若:好像。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丧胆亡魂】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丧胆游魂】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丧魂落魄】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惊慌、恐惧的样子。

【失魂丧胆】形容极度恐慌。

【失魂丧魄】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丧魂失魄】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惊慌或心神不宁的样子。

【丧胆消魂】丧:丧失;消: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丧胆销魂】丧、销: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丧尽天良】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丧家之狗】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丧明之痛】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丧伦败行】丧:丧失;伦:人伦;败:败坏;行:品行。丧失了人伦,败坏了品行。

【丧气垂头】丧气:神情沮丧;垂头:耷拉着脑袋。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丧权辱国】丧:丧失;辱:使受到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时日曷丧】表示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丧失殆尽】全部失去。

【神丧胆落】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摔丧驾灵】摔丧:指摔丧盆子或摔丧罐子,旧时的丧礼;驾灵:主丧的孝子在灵柩前领路。指亲丧时,当孝子的礼节。

【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丧师失地】军队受到损失,国土被失陷。

【丧身失节】身受污辱,失去节操。

【失神丧魄】失:丧失;魄:人的精神灵气。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

【丧天害理】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丧心病狂】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丧言不文】指居丧期间言辞要朴质。

【痛抱丧明】原指指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丧子而哭瞎眼睛的事。后泛指死了儿子而极其头痛。同“痛抱西河”。

【贪饵丧生】指鱼类因贪图饵食而招致灾祸。

【嗒然若丧】形容懊丧的神情。

【嗒焉若丧】嗒焉:沮丧的样子。原指形神解体,物我皆失。后多形容懊丧的神情。

【嗒焉自丧】嗒焉:沮丧的样子。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心态。

【无得无丧】没有得也没有失。

【闻风丧胆】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无服之丧】指有悲恻之心而无服丧之举。

【亡魂丧胆】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亡魂丧魄】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闻名丧胆】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玩人丧德】戏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玩物丧志】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心惊胆丧】内心惊吓害怕。同“心惊胆慑”。

【养生丧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同“养生送死”。丧,治丧。

【一言丧邦】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什么是扫墓

释义

词目:扫墓

拼音:sǎomù

第一个清明扫墓的:晋文公

第一个清明被扫墓的:介子推

基本解释

祭扫坟墓,对死者表示悼念

详细解释

1.预先清扫好葬地。参见“扫墓望丧”。

2.祭扫坟墓。

《宋史·唐恪传》:“以延康殿学士知潭州,请往钱塘扫墓,然后之官,遂改杭州。”清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清明日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编辑本段]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编辑本段]古代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编辑本段]老北京过清明节的习俗

老北京清明节时的另一习俗,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据家中老人回忆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即说的清明节这一习俗。

[编辑本段]清明扫墓的渊源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一般观点多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唐朝以前扫墓,都在寒食节期间。将清明与寒食节相混淆,大约起自唐朝;将寒食扫墓混淆为清明扫墓,大约也只是从唐朝才开始"(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那么寒食扫墓的习俗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又是一个宋代以来就争论不休的问题。

宋人欧阳修谓:"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换句话讲就是寒食扫墓的习俗是从五代才开始的,而且这是礼制废弛的结果。

其后有人指出,寒食扫墓的习俗至少在中唐时已经流行,根据是宪宗元和七年(812)诏:"常参官寒食拜墓,在畿内者听假日往还,他州府奏取进止。"再往后,又有人注意到《旧唐书·玄宗本纪》里"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的记载,便以寒食扫墓始于盛唐玄宗时作为定论,如《湖广志书》称:"墓祭,士庶不令庙祭,宜许上墓,自唐明皇始。"这一结论影响很大,不少介绍清明扫墓的著述都予沿袭。

有人从《唐会要》卷二十三《寒食拜埽》里查出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宜许上墓"诏令的原文:"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由此可见,这道诏令只是运用法令的形式,对已在民间流行的寒食上墓风俗给予认可,而非该习俗的起源。

民间传说中寒食扫墓的源头,则有两说。一说三国时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之盖庙,于是百姓在寒食期间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措置不当,正式附祭诸葛亮于先祖(刘备)庙,但寒食野祭的风俗却已经形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另一说则称寒食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同时形成于春秋时期,都因纪念隐士介子推而起。

还有人认为,寒食扫墓来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时祭祀高禖的习俗。高禖即高母,在人们只认其母,不认其父的原始社会,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节的原本节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时间上与古时祀高禖的时节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为祀祖节。后世寒食节缩减成最后三天或两天,或者直接与清明节结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扫墓也就成为清明扫墓了。

更有人作"釜底抽薪"之论:不仅寒食扫墓不自唐玄宗始,连清明扫墓亦非从寒食节俗转化而来。据《唐会要》卷二十一《缘陵礼物》载,永徽二年(651),有关部门向高宗奏呈:先帝(即唐太宗)在世时,逢"朔、望、冬至、夏至伏、腊、清明、社(日)"向献陵(即唐高祖墓)"上食",现在先帝的丧期已结束,陛下也宜循行故例。高宗"从之"。可见李唐皇家清明墓祭的制度自唐太宗时就已确立。再往前溯,又可发现这一礼制实际上在汉代就已形成,唐章怀太子在为《后汉书》作注时,便引用了应劭的《汉官仪》:"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其亲。"应劭所谓"二十四气",自当包括清明在内。因为早在《淮南子》及纬书《易通卦验》、《孝经援神契》这些汉代的著录中,二十四气就已经跟现今的二十四气完全一致了。

那么,汉代的清明墓祭又是因袭什么传统?"二十四气"皆有墓祭又是如何改变成唐初的"惟朔、望、冬至、夏至伏、腊、清明、社上食"的呢?唐皇家的清明墓祭与已经流行于民间的寒食上坟是并行不悖各有所本,还是同源殊流而最终合一呢?看来,不把这些问题一一辨析清楚,是无法彻底揭示清明扫墓之由来的谜底。[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