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

导航菜单

形容成语全军覆没的意思及解释

新四军何以全军覆没?

1国民党提出整编江南红军游击队促生新四军

对散在江南各省的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当成一个问题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只想把它变成当地的保安团队,国民党则坚持要把这些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调离本地。因此,就有编一个新四军的说法,又有要叶挺当军长的说法。1937年10月底叶挺到了延安,11月初项英也到了延安,可能都是涉及到江南游击队的事情。

直到他们走后,李富春才把我找去说,江南游击队准备编为新四军,由叶挺当军长,项英当政治委员性质的副军长。叶挺临离开延安时,向中央要求派几个与他在大革命时期熟悉的干部去新四军工作。他曾点名要周士第去当参谋长,他们都是广东人,都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都经过南昌起义,但中央没有答应,另派了张云逸,广东人,去当参谋长。周子昆,广西人,去当副参谋长。周是叶挺当独立团团长时独立团里的一个排长,后来当连长、营长。冯达飞,广东人,是黄埔一期学生。还有我,去当秘书长。武汉时期,我们都同在一个军队党组织。李富春还提了一个问题,因为项英、叶挺我都熟悉,要我作为他们之间的缓冲人。当时听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反应,但后来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在延安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中央为新四军配备了一些中级干部。军事工作人员由赖传珠带队先走,约三十人左右。政治工作人员由我带队后走,约三十人左右。1938年1月,我们从延安到西安,从西安到汉口。在我们到武汉以前,新四军军部已在汉口大和街26号正式成立,挂有军部的招牌。新四军的战斗序列属第三战区,因此军部第一步由武汉移南昌,准备第二步由南昌移安徽歙县的岩寺。南昌军部设在南昌的三眼井1号,那是北洋军阀时期著名军阀张勋的私宅。军部移至岩寺以后,就把它当作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了。

新四军的作战区是在皖南,面对长江和京沪线的左侧面,所以军司令部准备设在皖南。1938年4月5日,军部从南昌搬到安徽歙县的岩寺。

我们在这个地方进行了全军的集结和整编工作。任务完成以后,5月初又搬到太平。住了将近一个月,国民党不答应,认为那个地方太靠近大路。最后,6月中旬进驻泾县章家渡以北的云岭。军部在这里一直住了两年半的时间,到皖南事变前夕为止。

皖南的山水景色优美,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优美的地区,1941年我们万般无奈,被迫地把它作为战场,攻不能前,退又无据,只落得一个全军覆灭的悲惨结局,至今想起来,还是一件恨事。

02新四军构成分析:装备差多游击习气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江西进行长征,留下来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就地坚持斗争,一直到1937年秋天。这些游击队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个省十五个地区。跨省界的有八个游击区,在一个省内不跨省的独立游击区共七个。各游击区的红色游击队集合起来,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新四军。长江以南的编成了三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第二支队张鼎丞;第三支队张云逸。长江以北编成一个支队,即第四支队高敬亭。另湘南李林、刘厚总两部约三百人编为军部特务营。这个刘厚总就是皖南事变后谋害项英的那个刘厚总。

这跟八路军的兵力构成大不相同。八路军是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的正规部队组成的。主要成分是来源于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的农民。他们不但抗日坚决,而且经得起大的战斗。这一点八路军比新四军强。新四军装备差,新兵多,游击习气浓厚,抗日战争的政治军事思想准备不够。其次,抗战一开始,由于国内政治生活的要求,新四军从上海、江苏、浙江吸收了上千的男女青年知识分子,这些青年知识分子也只能就近涌向新四军。从文化水平的构成来看,八路军就不如新四军了。八路军知识分子主要来自当时的北平,但为数不多。

新四军的领导机构——军部,主要领导干部是从延安派去的,勉强可以组织成一个参谋处,后勤部门一部分,政治部的组织人数也很少。因此形成了这么一种情况,譬如组成医务处的医务人员全是由叶挺介绍来的,没有一个党员,当然业务水平比较高。副官处也是叶挺介绍的,有的还是他的亲戚。后勤部门,包含兵站,有叶挺的叔伯兄弟,还有后来上海煤业救护队的主要工作人员。延安来的同志如朱裕和等,他们实际上占少数。政治部的宣传部、组织部、民运部、保卫部的负责同志,如李子芳、朱镜我等倒都是党员。只有敌工部是由叶挺介绍,任用林植夫当部长。说来奇怪,林植夫是国家主义派《孤军》的总编辑,在国家主义派里面是极为反共的,但他参加了1933年的“福建事变”。因为他是日本留学生,日文不错。由于叶挺的介绍,而他本人又愿意参加新四军的对敌宣传工作。这是一个抗日统一战线,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他。

从上面情况看,新四军指挥机构和八路军指挥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开始的时候,应该说统一战线的色彩是比较浓厚的。

03回忆从战争的最后时刻开始:连夜奔逃人心纷乱

我找机要员译出叶挺署名的向延安发的最后一份电报,并要求电台立刻拍发。拍发完这份电报以后,我就招呼电台台长立刻把这套电台的所有设备全部砸毁。回头我又招呼机要员把所有的密码本全部烧毁,为求烧得快些,分成两处烧。等到我去检查完电台砸毁情况,回头来那些密码本就已经烧光了。我就带着这两批人从后院出来。但是作为军部指挥的前院,上至军长下至勤务员,一个人都没有了。

当晚天色很暗,伸手不见五指。出大门后,只看见山坡上密集的人影很纷乱地在奔跑。最后我也爬上山追上了一个战士,我问他军长他们哪里去了,他就用左手指了一下。我要跟着上去的时候,后面的人也不知是谁把我挡住,不准我向那个方向去,说:“不要去增加他们突围的困难,人多了,目标大。”那时已经跑得很乱,我身边报务人员已经没有几个,机要人员也跑散了。我就同这少数人跑到一个山沟里面。

在行动中,我遇到了一个警卫班,我立刻要他们跟我一路走。住下来的时候,在路上捡到一支全新的俄国式的手提机关枪。同行的还有几个干部,我就说服他们同我在一起,反正只要我们没有什么动静,不被国民党的包围部队发觉,是绝对安全的。就在这个时候,听见左面二里外的山上山下枪声非常密集,但是没有几分钟枪声逐渐停止了,我猜想叶挺去的那个方向发生了问题。后来证明,大概就是那阵枪声后,叶挺就被俘了。叶挺怎么被俘的,后来有不同的说法,我不在场,就弄不清楚了。

当天晚上,我把图囊里面所带的一些重要文件,如我回四川时毛泽东写给我的指示信,叶挺和项英之间互相不满意,叶挺写给我的一封长信,还有我那一本仅仅整理了《从金沙江到大渡河》一段的,其他还都是素材的长征日记,都埋在皖南的山上了。埋的时候是很舍不得的,现在也还是很后悔的。但是即使不埋,后来下山的时候,也不可能把它带出来。

全军覆没是什么意思

词目全军覆没

发音quánjūnfùmò来

释义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自彻底失败。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百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度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示例太监郭敬监军,诸将悉为所制,问师无纪律,而宋濂朱冕~矣。答(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金门战役:解放军为何全军覆没?

由于三野渡江以来,并未遭遇国民党军大的反抗,一种骄傲心态,充斥登陆部队之中,未注意渡海作战种种隐忧,如搭载船只不足;

另外情报不灵,在大、小嶝岛战役中,业已发现被俘国民党军中,已有胡琏兵团第十八军主力第十一师的俘虏,但主其事者仍然认为守军要逃跑,反怀疑供词不可靠。

人民解放军进攻部队为第十兵团下之二十八军,共三个团九千余人。copy

金门战役,是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的一场战役。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10月17日,国民党军汤恩伯弃守厦门之后,叶飞将军将解放军在当地征召来的32条渔船分发给28军,决定集中船只来攻打金门,但是鉴于船只数量还是不足,日期一再的延后,终于在1949年10月24日当晚决定下令渡海进攻大金门,结果解放军登陆部队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后援不继,造成解放军进攻金门的军队全军覆灭。金门战役的失利,使解放军清楚了zhidao渡海作战的难度。

全军覆没是不是成语?

是成语抄

全军覆没

[读音][quánjūnfùmò]

[解释]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出处]《旧唐书·李希烈传》:“官军皆袭为其所败;荆南zhidao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例句]1.202高地一战,敌人~了。

“全军覆没”是成语。知

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多元码)输入hbgi即自动打出成语【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覆没:船翻沉。道整个军队被消灭。比喻遭到彻底失败。

〖友情提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未委托任何网站提供下载。现已发现某些网站提供假冒“多内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的软件下载,并没有多元输入法的任一先容进功能,且纯属侵权和欺骗行为,提请网友注意,以免受骗上当!

中国在抗美援朝中哪个军全军覆没

抗美援朝时,美军步兵第7师第31加强步兵团全军覆没,并消失番号。

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新兴里战斗中,我志愿军第27军歼敌3191人,击毁缴获各种车辆300余辆,火炮137门。

美军战史则承认损失近2000人,我军全歼美国陆军精锐部队北极熊团,上至团长,下至士兵,无一人漏网。团长麦克莱恩上校被志愿军击毙,缴获其军旗——北极熊旗。

它也标志着我志愿军第27军创造了一个奇迹,这是抗美援朝作战史上惟一的、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加强步兵团并缴获其军旗的光辉范例。

扩展资料:

《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侵略军在华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

11月,侵略军增至10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极熊团

10.180师没有全军覆没,战争在五次战役转移阶段,180师还有七千多人,回来以后剩下四千多人。

网友:五次战役180师几乎全军覆没。是不是决策上的失误?

朱家岩:这个概念首先要纠正,180师没有全军覆没,战争在五次战役转移阶段,掩护伤员撤退180师还有七千多人,被美国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分割,三面受围,回来以后剩下四千多人。全军覆没这个概念是不对的。

主持人:有人说这是我军在战争史上成建制比较大的损失?

朱家岩:受到严重损失,并不是成建制被消灭的,这个概念是必须要纠正的。原来这个概念是这样的,可以预计,因为180师是分散突围出来的,战役刚结束时才出来三四百人。一个师才出来几百人,而且越传越凶,说我们一个军被人家消灭了。这个问题必须予以纠正。正式结论都不是这种提法,

网友:志愿军当时一个师有多少人?

朱家岩:不等。有一万多人的,有一万一两千的,还有多一点儿的,有的刚到一万。

网友:180师名义是是一个师实际是一个军?

朱家岩:一个师的概念。一个军队起码有三个师,三万多人。

网友:180师是指挥上的错误。

朱家岩:这个问题不能简单这样讲,如果说失误,3兵团也好,志愿军司令部也好要负责任,对美国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的这种战法估计不足,因为估计不足导致在部署上不周密,应守阻止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主要是负这样的责任。要说失误主要是这个问题上失误。对美国的作战使用方法、作战方法估计不足,延续过去四次战役的做法。四次战役的做法是慢慢转移,留守一部分部队,少数兵力阻止敌人。

网友:180师师长最后怎么样?

朱家岩:师长调到兵团部工作。他有责任,本身作战很勇敢,就是指挥上失当了,不应该分散突围。

主持人:彭德怀不主张打四次战役和五次战役,他主张缓一缓,让志愿军修整一下。

朱家岩:不是不主张打四次战役,这样提太简单化。彭德怀第三次战役的意见是要缓一段时间打,他不是不想打。毛主席党中央还是采纳了这个意见。

主持人:前五次战役中的五次战役和四次战役,是志愿军胜了吗?

朱家岩:有人说是败仗,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两次战役都是胜仗,为什么这么讲?四次战役是敌人进攻的,敌人是想搞阴谋的,他提出先停火后停战,是为了争取时间搞缓兵之计。四次战役之后不久开始五次战役,我们的部队连续进行了三次战役,兵力减员没有补充,地面兵力原来占优势,现在地面兵力我们已经不占优势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三次战役打完之后准备修整,但是美国趁此机会进行进攻。我们要反击敌人,这是很复杂的事情。人家打过来,你不打行吗?

二次战役后,毛泽东决定要在三七线和三八线地区与敌人进行周旋。我们有目的让敌人深入,用空间换取时间,争取在这个时间之内集结兵力增强力量,然后实施反击。后退是有计划的后退,而且是运动战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楼上的我问你,你是从何地听说的41军被全灭?在那次战役?抗美援朝时,我入朝部队入朝前将所有与“解放军”有关的物品都留在国内,包括个人物品。最重要的是41军根本没入朝,41军军旗如何带进朝鲜?朝鲜地域狭小,山地多,不利于美军机械化部队而利于我军作战,试想拿着轻武器的我军与全部机械化海空军占优势的美军在广阔的平原作战后果如何不说大家也清楚。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最大的损失是180师,全师在五次战役后撤中被围损失7644人,战后收容3000多人,按我方算法最多是遭到“歼灭性”(不同于歼灭)打击。网上传说的歼灭我一个军的说法大概来自于韩国编写的《韩国战争史》(中译本为《朝鲜战争》)。书中记载在第二次春季攻防战斗(我方的第五次战役)“美第24师同美第7师和韩第6师在芝岩里周围,包围中共军第63军主力和中共军第12军残部,展开了围歼战,给敌以沉重的打击,并取得了辉煌战果。”“估计有1个军敌人几乎全部被围歼”。查我方编写的《抗美援朝战史》当时在芝岩里被围得我军正是180师。63军在180师西侧早已撤退(正是该军撤退留下缺口导致180师被围),12军主力正在东线远离芝岩里,仅12军91团在三巨里被围(后巧妙突围并带回100多俘虏)。另外志愿军总共被俘2.1万人左右,仅180师被俘人员就大约6000人左右,若一个军被歼会有多少人被俘?所以说吹牛的本事各国都有,切不可人云亦云。

全军覆没同义词

全军覆没同义词百

落花流水

[luòhuāliúshuǐ]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度打得大败。

一网打尽知

[yīwǎngdǎjìn]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道或彻底肃清。

一败涂地

[yībà版itú权dì]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片甲不留

[piànjiǎbùliú]

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发表评论